噪音背后的“噪音”
——探寻电梯噪音的“声源”
图为维修人员正在查找电梯噪音的原因。
□ 本报记者 徐建华/文
在关于电梯噪音的采访中记者发现,目前受电梯噪音困扰的居民不在少数。在网上搜索“电梯噪音”,发现仅北京就有至少25个楼盘的业主反映有电梯噪音问题,而且至今都没有得到解决。假如按每个楼盘平均有500人受到干扰,那么,至少有12500人受到电梯噪音的污染。还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即对电梯噪音的投诉呈逐年上升趋势。
电梯噪音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
北京市朝阳区北苑家园的很多业主认为,电梯噪音与电梯品牌有关。一位业主告诉记者,他通过乘坐不同的电梯,发现电梯运行时的声音区别非常大。而北苑家园安装的电梯恰好是属于声音比较大的那一种。“如果开发商能选择质量好一点的电梯,也许就不会有噪音了。”
中国电梯协会副秘书长张乐祥表示,对于电梯而言,由于本身的结构特征,运行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声音。但电梯运行时的声音到底有多大,不仅与电梯的质量和品牌有关,而且与电梯运行的速度也有关系。他透露,对于电梯运行时轿厢、机房的声音指标,国家都有相应的标准。
除电梯质量和品牌之外,房屋的建筑设计和电梯安装,则是另外两个容易被忽视的重要因素。
设计埋隐患
依照常规,房屋或者大厦的建设是先有设计图纸后才破土动工。因此,电梯在整栋大楼的位置,从建筑设计之初就必须予以考虑,否则如果位置设计不当,就有可能产生噪音,影响入住后人们的生活。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张肇毅认为,引起电梯噪音主要有3个因素:一是建筑设计因素;二是电梯本身所发出的噪音;三是电梯安装节点的降噪处理工艺及后期养护。因此,降低电梯噪音需要建筑设计、电梯制造、投资主体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我个人觉得,电梯噪音的主要原因是建筑物,而其中建筑设计又是主要原因。”深日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电梯降噪总设计师马登华说,由于国内房地产市场近些年一直处于卖方市场,很多开发商不太重视电梯噪音,消费者在购房时对此也关注甚少。另一方面,现在很多建筑设计人员都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丰富的设计经验,对电梯噪音等问题更是欠缺经验,这就使得建筑设计中对于控制电梯噪音的考虑不足。
全国电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一名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电梯声音的传递与建筑物本身的结构有非常大的关系。一般而言,电梯不应与卧室或者起居室相邻。“天津市与民用建筑有关的地方法规就明确规定,电梯井道位置尽量避开卧室,应放置在附属房间一侧如厨房、厕所位置。”张肇毅说。
张乐祥表示,对于无机房式电梯而言,一般不会存在电梯噪音的问题。对于有机房式电梯来说,机房的位置设计在哪里非常关键,这需要在房屋设计时就有所考虑,一般按照规定,不能把电梯的机房和井道安排在房屋卧室附近。
马登华告诉记者,业主家内电梯噪音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房子在设计时考虑大厦本身的美观及公共面积的节约等原因,将电梯机房的主承重墙与业主家的承重墙做公共墙或实现墙体刚性连接引起。因为电梯噪音主要表现为低频振动,是通过固体振动传声的,因此本身设计上的刚性连接墙体为电梯振动噪音提供了传播途径。如果在设计时通过增加错层或设置楼梯间分隔等方式,分离机房承重墙与室内主墙体,便可有效解决电梯噪音问题。目前很多设计公司已经意识到了上述问题并进行了设计上的修改。
安装也关键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毕琼则认为,电梯噪音与电梯安装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安装得好,声音就小,反之声音就会很大。“根据我们对一些电梯的检测,如果安装不当则会引起很大的噪音。”参与过北苑家园电梯噪音检测的清华环境监测中心一名工作人员说。
目前,我国的电梯安装既有由电梯企业自身负责,也有找安装公司甚至是安装队来解决的。如果不能完全按照安装要求来安装电梯,势必会影响电梯运行时声音的大小。据了解,我国对于建筑物的电梯安装与验收都有相应的标准,但由于电梯本身比较专业,目前并没有进入建筑物监理和验收的日常指标之列。“一般而言,目前建筑物在验收时都没有包括电梯检验这一项。”杭州市一位从事建筑监理的业内人士说。
杭州汉克斯隔音技术工程有限公司的一位专家表示,居民小区电梯噪声污染事件问题日渐普遍。它主要是由于电梯在设计、安装、使用等方面的某些不合理因素产生的。解决电梯噪声需要注意3个主要的方面:一是电梯设计阶段应考虑电梯安装位置、安装方式、隔墙隔声量等;二是电梯生产单位,应选用经过严格计算的隔振设备设施;三是电梯使用单位应加强维护保养,保证运转正常。《中国质量报》
单位名称:山东省特种设备协会账 号:1602023919200059151开 户 行:济南工商银行趵突泉支行税 号:51370000MJD6177755
联系地址:济南市华能路89号山东质监综合服务大厦2楼205室邮政编码:250100 传 真:0531-55692988综 合 部:0531-55692989 培 训 部:0531-88023952 0531-88023939 评 审 部:0531-88023938 学术交流部:0531-88023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