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改变工业
首届世界互联网工业大会聚焦“互联网+工业”发展之路
工业改变世界,谁来改变工业?
10月15日,在山东省青岛市政府、经济日报社联合举办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工业大会上,举办方一开始就通过一个宣传短片,抛出了这样一个时代性的问题,等待参与大会嘉宾们的解答,这也成为此次大会贯穿始终的主题。
“今天会议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就是工业改变了世界,谁来改变工业?肯定是互联网。”作为第一个正面回答该问题的嘉宾,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张瑞敏的答案,成为很多与会人士的共识。
“中国的改革开放之后都是学习外国的质量管理,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学习日本的全面质量管理,后来学习美国的六西格玛质量管理,这些学习使我们省了很多劲。换句话说,那个时候我们是有路标的前进,现在全世界的制造业都在探索怎么转型,我们没有路标,这也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张瑞敏表示,企业真正互联网化是非常困难的。
那到底该如何寻找制造业的新路标?今年,国务院先后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关于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和政策,为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以及借力“互联网+”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已经来临,只有在新浪潮中学会了“游泳”,才有可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我们需要一个工业互联”
“现在我们把人和物体联系起来,把它叫做一个精进的生产,它就像人一样,每一个零部件都有历史也有未来,而且也改变了我们生产的方式。要做到这一点的话,我们就需要有非常不同的互联网,它就是工业互联网。”随着场内幻灯片(PPT)上出现一行字“我们需要一个工业互联网”,通用电气公司首席科学家、美国白宫工业顾问、美国工业互联网联盟理事长萨尔沃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理念——工业互联网。
全球范围都在考虑建立的工业互联网会长成什么样子?在萨尔沃看来,它需要具备几个特征:需要有分层,需要有很好的论证,需要有带宽,需要建立一种架构,这样的架构下允许所有的人都可以运行,在运行过程中可以获得一种可预见性和可靠性。
萨尔沃提及的全球范围内的工业互联网或许还需要共同努力才能建成,但全世界各国都在重视互联网对工业的影响却已是不争的事实。“美国、德国、中国、日本实际上都面临相同的一些挑战和驱动的问题。一方面要进一步缩短进入市场的时间,比如说面对更高的劳动成本,满足更高的标准,进一步增强灵活性,提高质量以及提升效率就是现在面临主要的一些挑战。”西门子集团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赫尔曼说。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认为,目前我国经济处于“旧力渐弱、新力将升”的阶段,“旧力较弱”是指传统工业下行压力仍然较大,“新力渐生”是新兴产业显示出巨大的活力和动力,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是我国经济行稳致远的发动机,这两者必须同时发力,不能偏废,不能失衡。
“‘中国制造2025’主线是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主攻方向是智能制造,‘互联网+’是实施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李毅中看来,互联网和工业融合要求更高,它的技术含量更高,需要完善的标准体系,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功能和附加值。各类企业在实现“互联网+”这个活动中应该是跨界融合、协同互动、改革创新,而不是互相颠覆。
“离开‘跑步机’ 拥抱互联网”
美国发布《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和《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德国发布《工业4.0》、日本发布《2014制造业白皮书》、英国发布《英国制造2050》……在这种全球浪潮中,中国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这在坊间被称之为中国版的“工业4.0”,如何求同存异或者求异存同?
“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制造业基础不同,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路径和模式也必然有所不同。”经济日报社社长徐如俊表示:“我国的特点是互联网比较发达,制造业总体大而不强,与发达国家基本完成工业3.0相比,我国绝大多数制造企业在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领域仍然处在2.0向3.0过渡、甚至处在2.0以下的阶段。因此,我国的互联网工业转型实践,尤其要注重运用开源、开放、共创、共享的互联网思维,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的产品质量、技术水平和商业模式。”
事实上,在此次世界互联网工业大会上,包括海尔集团、西门子集团、联想集团、双星集团、罗克韦尔等国内外的企业都带来了自己在“互联网+”方面的案例分享,尤其是青岛的一家服装企业——红领集团,其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探索和做法,受到很多与会嘉宾的推荐。
“产业互联网时代,企业的价值体现的重点与战略思维都需要重新审视,产业互联网对于处在企业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国是难得的跨越发展机会,要以创新驱动迎接产业互联网的时代。”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说。
单位名称:山东省特种设备协会账 号:1602023919200059151开 户 行:济南工商银行趵突泉支行税 号:51370000MJD6177755
联系地址:济南市华能路89号山东质监综合服务大厦2楼205室邮政编码:250100 传 真:0531-55692988综 合 部:0531-55692989 培 训 部:0531-88023952 0531-88023939 评 审 部:0531-88023938 学术交流部:0531-88023907